自然醫學檢測 / 治療中心
這是一種傳染病,Epstein-Barr病毒(EBV)是最常見的重要 病原,但是別的病毒像是巨細胞病毒,弓漿蟲、愛茲病毒、德國 麻疹、A.B.C型肝炎、鏈球菌咽喉炎;好發於青少年、年輕人,特 別是大學生25%。感染到這種病毒會產生傳染性單核球過多症。
病毒感染後4-6星期才會產生典型的症狀如:
症狀大部份2-4星期會好轉,一些人卻感覺疲乏達數星期,更有少數人所有症狀達6個月以上。 能夠傳染此病的病毒(E-B及其他種類)最常由體液傳播特別是唾液,當然也會經由血液及精液、輸血及器官移植傳開。
目前沒有疫苗可接種,只能注意個人的生活習慣及社交活動。可以藉由多喝水保持水份,多休息,買些退燒/止痛的成藥來減輕症狀。但不可服用Ampicillin/Amoxcillin,如果症狀嚴重應該尋求各受害器官的專家來治療,有時還需用到類固醇來控制咽喉及扁桃腺的腫大。如果脾臟腫大要遠離運動以免脾臟破裂。
《診斷》
此病一般根據症狀就可診斷,不需檢驗,但沒有典型症狀的個案則需特殊抗體鑑定(mono spot test)。
EB病毒造成的傳染性單核球過多症血液檢查常顯示:
白血球總數增加,內淋巴球百分比過多、非典型的淋巴球、嗜中性白血球/或血小板減少、肝功能不正常。此病症狀一般不會超過4個月,如果超過6個月稱作慢性EB感染,就應該考慮是否屬於慢性疲乏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
雖然傳染性單核球過多症的症狀約莫1-2個月就消失,但EB病毒會冬眠或潛伏在喉嚨及血液中的部份細胞內一輩子,而且週期性的會被發現在受感染過的病人唾液中;復活及潛伏期過了的病毒會經過孕婦胎盤而感染到胎兒,但成人病毒復活後通常不會有症狀。
EB病毒也會終生冬眠在免疫系統的部份細胞內,這種慢性帶原者後來產生Burkitt’s淋巴瘤及鼻咽癌,但並不是這兩種稀有癌症的唯一病因。
和EB病毒有關的疾病:
何杰氏病Hodgkin’s Disease 急性腎衰竭 Alice in Wonderland症候群 常見多變性的免疫力不足 口腔毛狀白斑 肝炎 疱疹狀咽喉炎 傳染性單核球過多症 Kikuc’s病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鼻咽癌 數種非何杰氏淋巴瘤(Burkitt’s 及腦部原發性淋巴瘤) 器官移植後淋巴增生疾病 平滑肌腫瘤 史蒂氏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 上皮細胞下浸潤Subepithelial Infiltrates 新近每日持續性頭痛New Daily Persistent Headache(NDPH)
一種常見非炎症性的軟組織廣泛性疼痛,伴隨有虛弱、重度疲乏及睡眠障礙。
可能原因 :
症狀
有溫和的、有嚴重到無法去出門。
診斷
臨床醫師依據下列標凖作診斷 :
西醫治療法
自然療法
眾所知道此病是屬慢性的,因著個人得此病的長短,即使是悉心治療,過程還是時起時落,期待症狀的充份舒解都要一年以上。 有多種本草植物可以被列入自然療法之中:
纖維肌痛症及慢性疲乏症的共同話題 Fibromyalgia,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
半數以上被診斷為纖維肌痛症的病人會有慢性疲乏症的症狀,兩者是否屬於同一疾病? 兩者都有極度疲乏現象事實上也糾纏不清,醫學界爭論纖維肌痛是否是慢性疲乏症的另一表 徵。不過兩者疲乏感各有不同,治療上也有不同。 纖維肌痛的研究主要來自風濕病及關節炎專家,慢性疲乏症主要是免疫學及病毒專家,因此 纖維肌痛被認為是肌肉方面的疾病,慢性疲乏症是病毒感染疾病,然而卻有許多相似點,像是慢性 疼痛/疲乏現象。但纖維肌痛症的主要是令人難受的肌肉疼痛、疲乏,倒是其次,而慢性疲乏症則 是極度的缺少力氣,疼痛則是輕微的。兩者疾病還有下列重要的不同點:
3. 慢性疲乏症患者常有發撓、淋巴腺腫大及其他發炎症狀,纖維肌痛者則無。
4. 兩者睡眠中淺眠階段常被中斷,日本最近研究指出,單獨只有慢性疲乏症的病 人及合併有兩者 疾病的病人,睡眠的其他階段障礙仍然有所不同。
兩者相似點
治療方針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小病,主要特徵是無法以任何醫學狀況解釋的極度疲乏,當身體或精神開始活動時會惡化,而且休息也不會改善。原因未明,但有許多不同的理論,從病毒感染到精神壓力,有些專家認為是多因子所引發的。 沒有單一的檢驗方法,只能用多種醫學檢查先排除同樣症狀的其他狀況,治療方向主要是注重在症狀的緩解而已。 除了主要症狀“疲乏外”,還有下列八大徵兆:
《 結論》
診斷慢性疲乏症的標準如下: 疲乏症狀超過6個月,加上以上所講八項裡面有4項以上就是了。
《原因》
目前科學家無法找出正確病因 但相信是有多種原因影響到生下來就有這種體質的人,以下列舉一些可能因子:
《危險因子》
年齡:任何年齡層均可發生,但最多在40-50歲間 性別:可能因為女性較喜歡向醫師訴苦,因此女性數字較高。 壓力:較難處理的壓力容易產生此病症狀。 《併發症》可能: 憂鬱 孤立 生活方式的限制 請假太多
《診斷與測試》
因為這病的症狀和許多其他健康問題很相似,沒有單一的實驗可作診斷,因此,您必須耐心地等待最後的結果出來。 醫師必須先排除睡眠障礙,其他疾病或心智問題後才會作最後的診斷。 1. 此病可能因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足腳不安寧症、失眠等睡眠障礙而引起,必先被排除。 2. 疲倦是許多醫學狀况的普遍表現,像是貧血、糖尿病、甲狀腺低能症,因此必要作血液檢查先排除。 3. 許多的心智健康問題像是憂鬱、焦慮、雙極躁鬱症、精神分裂症也會有疲乏症,專家能夠幫您排除。
《九大類會引起慢性疲乏症的藥物》
《治療》
注重在症狀緩解
《生活型態及居家療法》
《另類療法》
《飲食改變》
此病是一種神經系統進行性退化性的運動神經原(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又名魯蓋瑞格氏病(Lou Gehrig’s Disease)原因不明,但有幾種假說:
遺傳及基因突變—佔5%
自體免疫?自由基傷害?
麩胺酸(Glutamate)累積過多引起神經細胞過度興奮而產生的毒性
神經滋養因子缺損
毒素、重金屬中毒
症狀:
早期輕微,可能只是末稍肢體無力、肌肉抽搐,容易疲勞等一般症狀,漸漸進展為肌肉萎縮與吞嚥困難,最後產生呼吸衰竭。依臨床症狀大致可分為二型:
以延髓肌肉麻痺開始:在四肢運動還算良好之時,就已出現吞嚥、講話困難之現象,很快就進展成呼吸衰竭。(上運動神經元的疾病)
以四肢侵犯開始:症狀首先是四肢肌肉某處開始萎縮無力然後向他處蔓延,最後才產生呼吸衰竭(下運動神經元的疾病)
診斷:
目前沒有特殊的檢查法可直接診斷此病,主要還是要依靠仔細觀察症狀,徵候加上相關神經學檢查(如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測量…)以排除其他神經系統的疾病。
治療:
目前唯一經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國內健保又有給付的是Riluzole(Rilutek)它是麩胺酸(glutamate)的拮抗劑,只能夠有意義的延長生命,其他依照出現的症狀適時給予病患支持性療法。
預後:
國內預估約有800個這樣的病人,美國約有30000人,大約50%的病人在被診斷後2-3年內死亡,活過5年20%,只有10%活過10年,西醫把此病列為是不能治癒的一種嚴重疾病;然而卻有不少報告使用自然醫學療法後活得更久,病情不但被控制甚至有些病狀明顯的改善。本人及國外許多自然醫學療法學者使用適當的解毒,對抗自由基、補氧、補氣及營養補充療法,已讓許多患者病狀顯著進步逐漸恢復日常生活步調。本人接受部份患者的建議及感動想幫助更多不幸的家庭,因此成立特別門診。有意諮詢者請攜各大醫院診斷證明、檢查報告及藥袋藥品前來,預約電話(02)2756-3468每日初診限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