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非侵入性癌症測檢

自然醫學檢測 / 治療中心
胰臟細胞有主司分泌消化性酵素的所謂外分泌腺,有分泌胰島素及其他荷爾蒙的稱內分泌腺,前者發生的癌症佔95%左右主要是腺癌,後者產生的癌稱神經內分泌癌或胰小島癌,因著分泌的荷爾蒙不同給予不同的名稱,但也有少數是不分泌任何荷爾蒙的。
危險因子
癌症起因至今未明, 吸煙是最大的危險因子約為未吸煙者的兩倍機會。糖尿病雖不是直接的壞因子,但畢境兩者還是有關聯,當糖尿病控制突然急劇失控,有些時候是癌在出現了。除此以外年齡、種族、家族病史、高飽和脂肪飲食,像是紅色及精製肉類、肥胖症、胰臟炎也都有關。
症狀
由於胰臟在體內解剖學上的位置特殊,四周留有空間在病灶未達到某個體積壓迫到附近器官或分泌的物質未達到一定的血液濃度是不會被早期懷疑它的存在,因此等症狀出現時,雖然經各種精細工具被診斷出來往往屬於末期、預後不良。
胰臟癌有時被稱為“緘默的癌”,因為早期症狀常無或模糊,不是被忽視就是認為是別的毛病,但是有下列症狀之一個或多個就要去諮詢醫師:
50歲以上身體質量低的人持續體重下降也沒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最近被診斷有第2型糖尿病。
診斷
可用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檢查、內視鏡;但明確的診斷需靠切片檢查(經皮穿刺、內視鏡、手術取得標本)。
治療
酵素療法
現在所謂另類療法眾多,針對胰臟病診斷及治療本人有一些心得願提供給大家一種概念,就是所謂(酵素療法),本人經20多年酵素的研發、製造及臨床觀察,終於有自已秘方的優質酵素原汁原液,三年前才公諸於世,現在就讓我們來談談廣義的胰臟酵素替代療法。
這種替代療法使用口服綻劑或膠囊內含胰臟酵素群(Pancreatin)是脂肪分解酵素、澱粉分解酵素及蛋白質分解酵素的混合物,目前是屬處方藥都是豬胰臟萃取的,但經由特殊的配製方法已經得到宗教團體的認同當作藥物。
大家知道大部份癌細胞缺乏酵素,當人們因某些原因,造成酵素不足免疫力下降造成致癌體質:
為什甚需要服用胰臟酵素?
胰臟酵素主司消化功能,胰臟癌的病人絕大多數缺乏胰臟酵素,不足就無法分解食物。平常醫開消化酵素給病人幫助食物消化、吸收;其中往往包含胰臟酵素。
造成胰臟酵素不足的情况有:
胰臟酵素不足常見症狀:
任何人有上述症狀應該跟醫師討論先排除胰臟疾病,特別是胰臟癌的可能性,並適時補充胰臟酵素。而胰臟癌病人是要補充醫療級的胰臟酵素配方而非食品級的,而且劑量因人而異,這就需要有經驗的酵素治療專家才能完全。
胰臟酵素可能的副作用
最常見便秘
另外有人會有噁心、腹痙癵、腹瀉、過敏反應
對豬肉產品敏感或基於宗教因素請教營養師、藥劑師、醫師會幫您選擇適當的酵素製品。
胰臟酵素可能會降低某些鐵劑的吸收,如已在服用某些藥物要加上胰臟酵素,應該先諮營養師或醫師。
適當的使用能夠防止體重減輕並控制住缺乏酵素的一些症狀,因此該請對酵素治療有實際經驗的醫師幫您處方適當的胰臟酵素。
何時不可使用胰臟酵素
依據2014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2011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甲狀腺癌佔2010年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0.33%,女性甲狀腺癌發生率為每10萬人13.45(男性則為4.37),好發於中年女性(女:男=10:3,發生年齡的中位數為47歲),佔女性癌症發生排名的第5位,女性癌症死因的第23位,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所幸,98%的甲狀腺癌為分化良好的,經治療長期的預後極佳,20年存活率超過9成。
甲狀腺癌的分類:
原發性甲狀腺癌的比較:
類型 | 症狀 | 診斷 | 治療 |
乳突癌 (80%) | 頸部腫塊,但通常無 症狀 一些人可能會有聲音改變(沙啞),淋巴結腫大 常為多發性 部分病患,有先前的頸部受輻射的病史 | 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準確率高) | 手術 復發者,手術或放射碘治療 |
濾泡癌 (10~20%) | 症狀類似乳突癌,但罕有淋巴結腫大 | 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困難診斷) 粗針切片檢查(診斷率較佳) | 手術 |
髓質癌 (5%) | 頸部腫塊,但通常無 症狀 較晚期的症狀: 聲音沙啞 吞咽困難 呼吸困難 淋巴結腫大 遺傳型可能產生: 高血壓 心率增加 頭痛 合併其他內分泌疾病(如:MEN Ⅱ) | 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準確率高) 血液Calcitonin檢測 | 在排除掉或治療其他相關腫瘤後,進行手術 |
未分化癌 (1~2%) | 頸部腫塊快速變大 呼吸困難 聲音改變 淋巴結腫大 主要發生在>70歲的老年人 | 粗針切片檢查 外科切片 | 早期:手術 晚期:無法手術 |
甲狀腺癌的治療:
甲狀腺癌的治療策略包括:外科手術切除,癌症分期,適當的輔助治療,定期的追蹤
低碘飲食控制:
在進行碘-131(I-131)掃描或治療前兩週,需要做低碘飲食控制,宜避免高碘(Iodine)的食物或藥物,以減少其干擾放射性碘的吸收和治療效果。
海鮮、海菜類 | 貝類、海帶、紫菜、海苔、洋菜膠、海藻…等。 |
含碘食鹽、海鹽 | 暫時停止使用一般食鹽,改用「無碘鹽」。 減少吃外食。 |
牛奶、乳製品 | (食物烹飪允許少量) |
蛋類 | (食物烹飪允許少量) |
麵包類 | 白麵包(但允許食用小麥或燕麥製的麵包) |
醃漬、加工食品 | 火腿、培根、罐頭製品、蜜餞、醬菜、泡菜、等 |
含紅色素藥物 | 維他命藥丸 |
巧克力 | |
糖漿、糖蜜 | 黑糖 |
大豆製品 | 豆漿、漿油、等 |
披薩 | |
紅辣椒 |
米飯、新鮮肉類、新鮮或冷凍蔬菜、水果則無限制。
甲狀腺癌分期:
分化型甲狀腺癌(papillary or follicular)癌症分期:依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2010年第7版的TNM系統來分期:
分化型甲狀腺癌(papillary or follicular)癌症分期:依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2010年第7版的TNM系統來分期:
45歲以下 | 45歲以上 | |
I期 | Tany Nany M0 任何大小的腫瘤 沒有遠處轉移 | T1 N0 M0 癌腫瘤2cm或以下 沒有區域性淋巴擴散 沒有遠處轉移 |
II期 | Tany Nany M1 任何大小的腫瘤 有遠處轉移 | T2N0M0 癌腫瘤2cm至4cm 沒有區域性淋巴結轉移 沒有遠處轉移 |
III期 | T3N0M0 or T1-3 N1a M0 癌腫瘤>4公分,但仍局限在甲狀腺內; 或癌腫瘤延伸至甲狀腺外周圍組織; 或有鄰近的淋巴結轉移 | |
IV期 | T1-3 N1b M0, T4 Nany M0 or Tany Nany M1 有較遠的頸部或上縱隔腔淋巴結轉移 或癌腫瘤侵犯至附近的氣管或食道 或有遠端轉移 |
T1: 癌腫瘤≤ 2公分,且局限在甲狀腺內
T2:癌腫瘤>2公分但≤4公分,且局限在甲狀腺內
T3:(1)癌腫瘤>4公分,且局限在甲狀腺內;或(2)癌腫瘤延伸至甲狀腺外(如胸ong骨甲狀肌(sternothyroid muscle)或甲狀腺周圍組織)
T4:(1)T4a癌腫瘤侵犯至皮下軟組織、喉部(larynx)、氣管、食道、或返喉神經; (2)T4b癌腫瘤侵犯至脊柱前的筋膜,或包住頸動脈或縱隔腔血管
N0:無區域性淋巴結轉移
N1:(1)N1a轉移至第Ⅵ平面(Level Ⅵ)的淋巴結(氣管前、氣管旁、喉部前淋巴結); (2)N1b轉移至第Ⅰ、Ⅱ、Ⅲ、Ⅳ、Ⅴ 平面的淋巴結,或咽部後,或上縱隔腔淋巴結(Ⅶ)
M0:無遠處轉移
M1:有遠處轉移
甲狀腺癌的預後:
期別 | 局部復發率 | 遠處復發率 | 致死率 |
Ⅰ期 | 5.5% | 2.8% | 1.8% |
Ⅱ期 | 7% | 7% | 11.6% |
Ⅲ期 | 27% | 13.5% | 37.8 |
Ⅳ期 | 10% | 100% | 90% |
另一常用的分期方式是AMES(Age, Metastases, Extent, Size),考量癌症診斷是病人的年齡(Age),是否有遠處轉移(Metastases),癌腫瘤的延伸程度(Extent),癌腫瘤的大小(Size)—5公分以上或以下,然後,綜合各項因子,把病人分類為「低風險」和「高風險」。
低風險 1.8%致死率 |
高風險 46%致死率 |
男性<41歲、女性<51歲且沒有遠處的轉移 | 有遠處的轉移 |
男性>41歲、女性>51歲 乳突癌局限在甲狀腺內;或濾泡癌輕微包膜浸潤 癌腫瘤<5公分 無遠處的轉移 | 男性>41歲、女性>51歲 乳突癌延伸至甲狀腺外;或濾泡癌有大的包膜浸潤 癌腫瘤>5公分 |
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