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ranulocytosis
此嚴重的情況指身體無法產生足夠的粒細胞,有機會體發生嚴重甚至生命受危脅的感染病,特別是敗血病。
粒細胞又名中性粒細胞 (Neutrophil) 或白血球 (WBC), 能夠殺死細菌及其他外來的病原菌,是免疫系統的重要部份。
主要症狀和它所招致的感染性疾病相似,包括:
發燒、畏寒、血壓降低造成乏力、咽喉及口腔疼痛、疲倦、類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狀、頭痛、冒汗、淋巴結腫大,如不治療會演變成敗血病,(心跳會加快、呼吸急促、意識改變),有生命的危險,需趕快就醫。
分兩大形式,後天或先天
後天的,因為免疫系統受某些疾病或藥物所引起的,包括:
- 化學療法
- 骨髓移植
- 骨髓疾病或白血病
- 自體免疫疾病
- 傳染病—後天免疫缺乏症、愛茲病
- 藥物—Clozapine(一種抗精神病變)
-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藥
屬以上情況的病人應定期檢查白血球,以免產生缺少而不知,如不幸產生應隨時告知醫師感染病徵,期早日治療防止嚴重的後果。
診斷:
方法很簡單,只要算一算每微升血液含有多少個中性粒細胞數,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正常值最少1500/μl如在100~1500,稱減少症Granulopenia或Neutropenia,同樣會有受感染的危險。
醫師也必須詳細問診,作物理性觀察,如發現數目不正常會要求做進一步檢查,像是骨髓穿刺或基因檢測以求原因。
治療
針對原因,使數目恢復正常
- 停止目前的藥物,改用別的並且每二星期驗ANC一次,如無法停止目前的藥要緊密觀察感染症的症狀是否出現。
- 使 用抗生素或抗病毒、抗黴菌的藥物;預防或治療已存在的感染。
- 注射粒細胞群生長因子(G-CSF)促使骨髓產生多的白血球,某些接受化療的癌症病人有效。
- 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病人,使用免疫抑制劑是有效的像是使用類固醇能夠減少白血球及骨髓受到過強的免疫攻擊。
- 少數病人像輸血一樣的輸入粒細胞,最好是經過比對的近親來源。
- 骨髓移植,當藥物及其他方法都無效時可考慮。
預防
無法預防此狀況的發生,關鍵在於預防感染
- 遠離有病的人
- 避免群聚
- 不要剪花/樹枝以免受傷
- 不吃無法剝皮或洗乾淨的蔬果
- 不要在土壤工作或接近動物
- 不吃未煮熟的或生的食物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 常用肥皂及水洗手
- 適當的保存及準備食物